
🛑 常见诈骗手法
1. 假冒保险公司客服,要求提供个人资料
诈骗者假冒保险公司客服,声称受害者的保单有异常、资料不完整,或需要更新,要求受害者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致电指定电话号码。链接实际上是钓鱼网站,用来窃取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信息。
2. 假冒保险代理,声称有额外回赠或保费优惠
诈骗者假冒保险代理,声称受害者符合特定条件,可获额外回赠、退还部分保费或享有特别折扣,要求提供银行账户或支付部分费用以获取优惠。
3. 假冒金融监管机构,恐吓受害者需缴费或提供资料
诈骗者冒充金融监管机构(如香港保险业监管局、金融管理局),声称受害者的保单涉及法律问题,或需要提供额外资料,否则将面临罚款或保单无效。
4. 假冒退保或保单转让,诱导受害者提款或转账
诈骗者声称可帮助受害者退保并获取现金回赠,或将保单转让予他人,诱导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,甚至直接转账给诈骗集团。
✅ 防范措施
1. 不点击不明链接
收到短信时,应先确认发送者身份,切勿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。可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APP查询,而非通过短信提供的网址登录。
2. 不提供个人敏感信息
保险公司不会通过短信索取身份证号码、信用卡信息、网上银行密码等敏感资料。若短信要求提供这类信息,极可能是诈骗。
3. 验证发送者身份
保险公司的短信通常会显示官方名称,而非普通手机号码(如+852 6XXX XXXX)。若发送者是私人号码,应提高警觉。
4. 直接联系官方客服查询
若收到可疑短信,可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官网提供的联系电话,而非短信内的号码。确保与真正的客服人员核实信息后,再进行任何操作。
5. 举报诈骗短信
若发现可疑短信,可向香港警务处“防骗易”平台或电讯商举报,以帮助当局打击诈骗活动。
❓ 常见问题
Q: 如何判断收到的保险短信是否诈骗?
A: 若短信包含不明链接、要求提供敏感资料,或声称需立即付款,极可能是诈骗。建议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。
Q: 误点诈骗链接后该怎么办?
A: 立即关闭网页,并更改相关账户密码。若已输入银行资料,应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,并向警方报案。
Q: 诈骗短信通常伪装成哪些机构?
A: 常见冒充对象包括:
* 知名保险公司
* 金融监管机构(如:保险业监管局)
* 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
Q: 如何举报可疑保险短信?
A: 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:
* 警务处“防骗易”热线:+852 18222
* 电讯商提供的诈骗举报专线
* 转发可疑短信至警方指定号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