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🛑 什么是“KK园区”?
“KK园区”位于缅甸掸邦地区,原为科技产业聚集地,但现已被多个跨国诈骗集团控制,成为进行人口贩卖、强迫劳动、性侵暴力和非法拘禁的据点。受害者多来自中国、香港、台湾、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,原以为获得高薪IT、客服或销售工作,实则被迫从事电信诈骗、网络情感诈骗(“杀猪盘”)等活动。
🔍 诈骗运作方式
1. 发布虚假招聘广告
诈骗者通过社交平台(如Facebook、Instagram、Telegram、微信)发布高薪海外职位,如“海外客服”、“电商助理”、“游戏测试员”等,承诺月薪美金2000以上,包住宿、机票、签证等,广告内容包装专业,附有“公司办公室照片”、“合同样本”等,营造正式企业形象。
2. 线上面试与诱导出境
求职者接到简单的面试电话或视频会议,随后获得录用通知,并安排出国行程。部分案件中,假“中介公司”安排机票与接机服务,受害人被引导进入泰国、柬埔寨或缅甸边境,最终被送入园区。
3. 证件没收与强制软禁
抵达后,诈骗者立即没收护照、手机等证件,限制人身自由,强迫受害人从事以下工作:
* 以假身份与他人恋爱、诱导投资虚拟币
* 操控社交账号进行诈骗
* 试图逃跑者遭殴打、虐待,甚至被贩卖到其他园区
4. 跨国人口贩卖链条
部分受害人被转卖至其他犯罪团伙,形成跨国人口贩卖链条。
⚠️ 诈骗特征与识别警号
* 报酬不成比例:工作内容模糊,但工资高、福利好,如包吃住机票、无需经验即上班,远高于当地行情,属典型“利诱陷阱”。
* 海外地点模糊或不一致:诈骗者常以“边境城市”、“旅游地区”包装,实际是黑区,如称“泰国清迈IT公司”,实为缅甸园区。
* 公司信息难以查核:公司名称常为空壳或刚注册的新公司,无网站、无评价,社交账号不公开或内容过少。
* 过于急促与密集沟通:催促报名、立即出发、不容犹豫,并以“限额”、“竞争激烈”施压。诈骗者亦会制造“亲切人设”,让受害人降低防备。
✅ 如何防范海外求职诈骗?
1. 谨慎核查公司背景与职位信息
* 使用Google搜索公司评价
* 通过LinkedIn或当地政府劳工网站查询是否合法登记
* 提防要求快速出境或未明说工作地点
2. 切勿交出护照与重要证件
无论是否赴海外工作,都不应将护照、身份证、银行卡交予他人保管,特别是在尚未入职前。
3. 与家人保持联系与告知行程
出境前应将行程、地址与联系方式交予亲友,定期报平安,如遇可疑情况可及早求助。
4. 如遇困境,求助领事馆
* 香港入境事务处:+852 1868(24小时热线)
* 就近中国领事馆/特区政府支援小组
* 如有怀疑,及早求助或报警可致电18222防骗易热线、或直接向香港警方报案以保障自身权益。